永劫无间武器背景:双刀的一百种“用法”!
双刀其实是中国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实战利器,今天我们就邀请中国古代史硕士、历史考据UP主熊猫淡,来聊聊双刀在中国历史上的神奇故事! 观前提示:本文均为UP主个人观点,非永劫无间官方设定哦~ 熊猫淡 哔哩哔哩中国古代史硕士、历史考据UP主,游戏中的历史小杠精!总能考证出意想不到的奇妙结论! 今天,我们的新武器双刀正式上线了,相信很多小伙伴在这之前,一提起“双刀”这两个字,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个样子: 又或者是这个样子: 但其实并不然,双刀的故事可与中国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,这就容我慢慢道来~ 双刀的起源: 竟然是上古神兵? 最早在文字史料中出现“双刀”,是在《晋书》中的林邑国的一段传说。但实际上双刀可考的图像史料,可以追溯到汉代,典型的代表是山东邹县发现的汉代画像石“双刀对劈图”,两人双手握双刀,一人左手握刀上架,右手持刀挂挡对方劈来的刀,动作逼真,姿势舒展,从图面上看它是汉代已出现的一种双兵对练套路形式的练习。 不过在我看来,双刀还能再往更远古的历史追溯。在殷墟甲骨文中,有一个“卯”字。学者认为,卯字的最初甲骨文含义就是“为双刀对植之形”。 编号1的“刀”为父癸鼎的铭文 下图是当代出土的商代青铜刀,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其形状和父癸鼎中铭文上的“刀”字十分相似。因此两把刀同时出现使用,至少在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雏形了。 不过严谨点来说,在金文里“卯”字的使用情景,比如“卯三宰”,多和宰杀祭祀牲畜有关,所以商代的双刀,未必是作为战斗武器,很可能只是庖厨用品。 大概...是这样? 双刀的演变: 双持狂战士!猛男突围的神器。 双刀真正的以兵器身份,大规模运用于古代正规战场,还是要从宋代开始。史料中有大量的猛男使用双刀砍瓜切菜的实战记录,最经典的是《宋史》毕再遇传中的记录: “再遇手挥双刀......金将有持双铁简跃马而前,再遇以左刀格其简,右刀斫其胁,金将堕马死。” 可以说是很生动的描述了双刀的马上实战,左手格挡,右手进攻,直接秒杀。 在《宋史》李显忠传中,还记录了双刀遇到具装重甲部队时候的战绩: “夏人以铁鹞子军来。显忠以所部拒之,驰挥双刀,所向披靡,夏兵大溃,杀死蹂践无虑万人,获马四万疋。” 铁鹞子,西夏景宗李元昊所创立的重装骑兵部队,李显忠依靠双刀都可以正面击溃,看来这玩意确实有点东西。 到了明代,元朝的巢湖水军元帅赵普胜,武勇超群,能左右手舞练双刀,被称为“双刀赵”,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双刀将。明末猛将黄得功,号称“醉后运双刀如飞”,也是用双刀的好手。《三垣筆記》中也曾记载了一个野史传闻,就是卢象升并没有在贾庄战死,而是“云象升以紫衣双刀奋马出”。 通过明代兵书还可以发现,双刀并非个别武将的独门神器,而是为正规部队所批量装备,比如戚继光《紀效新書》中,就要求在比武试炼的时候,有双刀这一项。 现藏日本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的《倭寇图卷》,有一名手持双刀的明军士兵,其持刀姿态与右侧的倭寇完全一致,只是其手中所持兵器,为中国传统的手刀类型,而非右侧倭寇手中的倭刀刀型。 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,也是精通双刀的武艺家,她曾将双法传授于有“天都侠少”之称的项元池。项元池又亲授于明末武术大师吴殳。吴殳在《双刀歌》中写道:“女将亲战挥双刀,成团雪片初圆月”。 从中可以看出瓦氏夫人的刀法非常成熟,左右挥舞起来,刀影如同成团的雪片一样寒气逼人,刀光像圆月一样环绕护卫着身体。这种描述,和永劫无间里双刀的技能效果是如出一辙。 民间HEMA爱好者演示双刀进攻效果 双刀不仅是陆战神兵,也是明军骑兵的装备。《筹海图编?兵器总论一》中列举的“使馬上器械之家十六”中就有双刀一项。 图为清代的双刀骑兵 总之,从上面一些材料中,可以看出双刀是正规部队里的一种特殊制式装备,主要偏向搏命式的冲锋打法,在军队战争中起着突击的作用。因此这种时候往往会给双刀武将搭配重甲,《明季南略》里就记载了清兵攻城,“八月初六日,大清将服重甲逼身,系双刀、双斧及箭手执枪登城”,就是双刀+重甲的所谓“重甲双持狂战士”的形象。 大概...就是这种感觉 双刀的民间发展: 绿林好汉的最爱!武松的本命武器。 上面我们谈了双刀在古代冷兵器正规军战场上的运用,但实际上双刀在历史长河里,已经融入了民间,成为了绿林好汉体现自己霸气侧漏的最佳武器!也赋予了双刀“凶残”的艺术形象。 最经典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水浒传里的武松,其兵器就是“雪花镔铁双刀”。 清代学者袁枚写的《子不語》中有一篇专门讲太岁煞神的,就描述为煞神是“口含一刀,兩手持兩刀,披髮赤面”。可见双刀的艺术形象,和凶神恶煞的煞神已经紧密绑定在一起。 概双刀煞神应该长这样? 《西厢记》里有一段“鄭恒求配”,“手横着双刃,高叫道要莺莺做压寨夫人”,双刀就是寨主的标配武器了。乾隆年间,广东盗贼横行,“其尤凶悍者,身带双刀,横行无忌,名曰大贷手”,双刀就是标准的“菜刀队”。 有意思的是,双刀除了是悍匪必备外,也成了很多女将的选择,大概是因为双刀比较轻,又强调身法灵活,所以更适合女性修炼。比如水浒传里一丈青扈三娘和顾大嫂,也是用双刀的。金庸小说《书剑恩仇录》中,骆冰使用的是一对鸳鸯刀。 一丈青扈三娘 双刀的技法和形制: 左右互搏群魔乱舞!还能用来划水? 武术中有这样的一句谚语:“单刀看手,双刀看走,大刀看定手。”通常认为双刀是比较依靠脚步的,因为双刀放弃了盾牌格挡和长柄武器的长度后,所有的防御手段,都不得不集中在脚步和副手招架上。《宋史》毕再遇传中的实战记录,很生动的描述了双刀的马上实战,他左手格挡,右手进攻,直接秒杀。 明代武术家唐顺之在《武编》前集卷五《刀》中对双刀技法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总结,指出双刀技法主要是“一手监住,一手抹刀”、“双刀,他若使一伏虎打我头,却以左手监住,右手一抺刀”。和毕再遇的实战操作是完全相同的。《筹海图编》中对于倭寇使用双刀,描述为倭寇“习用双刀,上诳而下反掠,故难格”,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刀法。 网上HEMA双刀实战动图 所谓“一手监住,一手抹刀”大概就是这样? 当然,在文艺作品中,双刀更多的是以一种突击回旋的战法出现,清代《吴山絶頂看双舞刀》这一首诗中就描写道“身与兩刀相盘旋”,《双刀歌》中写道“女将亲战挥双刀,成团雪片初圆月”,实际上都是对双刀挥舞起来的感官体验描述,和游戏中双刀突进、压制的技能效果非常相似。 有意思的是,在《永劫无间》中有一招双刀技法,是将双刀合体,然后抛掷出去当回旋镖来使用,这看起来有点浮夸,不过在历史上确实有双刀投掷的技法。 《資治通鉴》记载了西晋时期晋惠帝大安二年当时一次民变,“今乡落悍民,两手运双刀,坐作进退,为击刺之势,掷刀空中,高一二丈,以手接之。”这“掷刀空中,高一二丈,以手接之”,就是一种投掷技法,最后再接住刀,可见游戏里这一招确实有一定的历史参考来源。 除了能打架,双刀有时候还能作为划水神器。没错,明代《吴中小志叢刊》引用《林屋野录》云:“张三巢穴在宜兴山中,每舞双刀渡太湖,远望之,但见白光一团,不用舟楫也”。以及“揭一芦席掷水中,舞双刀其上,去如飞”。 这么想来,双刀当船桨,似乎也不是不可以? 此外,对于双刀的刀鞘,到底是一刀一个刀鞘,还是双刀共用一个刀鞘,也有不同的说法。 我认为,在宋代以前,中原王朝主流用法还是一刀一个刀鞘的,唐代诗人温庭筠中的《碌碌古辭》中有一句“一鞘無兩刀”,可以为证。宋人曾敏行所撰《独醒杂志?卷五》有言“有两刀相并而鞘,曰“番刀””。可见在宋代,两刀共享一鞘还只是游牧民族的玩法,不为中原民族所认可。 明清时代的滚被双刀就是共享刀鞘 随着元明民族融合的演进,到了明代以后逐渐多以双刀共用一刀鞘为主,更加方便携带。台湾收藏家王度收藏的“东厂双刀”,这两把刀共享一个刀鞘,两把刀的内侧都刻有一字,分别是“东”和“厂”,合刀“东厂”二字相对面置内侧,可见在明代,基本上双刀都是共用一个刀鞘了。 东厂双刀 总体看来,双刀由于使用时候无法格挡远程箭矢、需要挥舞施展空间,因此并不适合大规模列阵作战。相反,在骑兵战、水战、民间械斗、江湖作战中,双刀攻守一体灵活的特色,就容易施展开来。《永劫无间》显然更加偏向于后者,那么双刀肯定有发挥的机会。那么各位英雄们,你们到底能不能驾驭得住双刀这种高风险、高收益的武器呢?等游戏中正式实装后,不妨亲自尝试一波! 参考资料: [元]脱脱:《宋史》 [清]毕沅:《续资治通鉴》 [宋]曾敏行:《獨醒雜志》 [明]楊循吉:《吴中小志叢刊》 [明]鄭若曾:《籌海圖編》 [清]楊陸榮:《三藩紀事本末?卷一?四鎮》 [明]李清 :《三垣筆記?筆記上崇禎》 [明]计六奇:《明季南略》 [宋]司馬光:《資治通鑑》 [明]唐顺之:《武编》 [清]袁枚:《子不語?卷十三?遇太歲煞神禍福各異》 [明]戚继光:《紀效新書 十四卷本?卷之六比校篇第六?習藝期》 吴其昌 著,吴令華 主編:《殷虚書契解詁》 吴其昌 著,吴令華 主編:《金文名象疏證 兵器篇?二?説卯》 刘洪波:武术双兵器形制及技法的演变 李吉远,谢业雷:明代武术的发展——基于武术古籍的研究 马爱民:古代双兵武艺的发展演进 马爱民:中国武术史与秦汉三国时期武术的发展 崔大勇、杨爱国:汉代画像石上的双人对打图 这既能打架,又能“划船”的双刀已经上线,这回,“不肝就真不是中国人了”哈!各位英雄今天的体验感如何呢?快来评论区说说吧~ |
[编辑:叶子猪小秘书] 本资讯及文章仅代表发表厂商及作者观点,不代表叶子猪本身观点!
游戏下载
- 永劫无间
- 类型: 回合制
- 安卓: 开测
- 苹果: 开测